因果是佛教用语,“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讲得就是因果报应。
此时佛教刚刚传入中原,诸如“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这般明心见性的偈语还未曾见世,就算是见识渊博如陈翎者,亦不能尽晓。
陈翎来到这个世间上,就是因。
之后随着他辅佐吕布征战四方,天下的大势已经完全改变,直至周泰出现在吕布与袁绍的对决中。
若是没有陈翎的出现,周泰还会跟随孙策,服侍孙权,为其身披数十刀,乃至官至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封陵阳侯。
就是由于了陈翎的出现,周泰才会在吕布帐下为将,才会有那次奇遇。
而得了那柄剑之后,无论周泰自己留下抑或是送呈予吕布,都会有此般事情的发生,其中细微的差别就在于使用者是周泰还是温侯吕布。
这便是果,南华看得很清楚,因此就算他自己有能力解决此事,亦不愿意插手其中,只是因假如他为陈翎挡下这“果”之后,便立即会产生自己的“因”。
每一个修道之人都会对天道心存畏惧之感,非为其他,这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缘由。
因而无数的道者远离尘世,除了静心修道之外,不沾染其中的因果亦是原因。
沾染了因果,就彷如现在的陈翎,无论他如何不顾那道远遁而去的“物事”,最终能够解决此“物事”的还是陈翎他自己。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