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不知纪灵心思,不过能得纪灵这样一员大将来投,他是真心喜欢,故在稍作歇息之后,移师向六安行进的同时,令他为后军,收拢双方死伤的兵卒,随后跟着征进。
与纪灵的这一场战斗,虽然死伤众多的乃是纪灵部从,但魏延、雷铜两人的麾下兵卒亦不在少数。
本来兵出寿春之时,两人挟近二万兵势,但经过一场惨烈的厮杀过后,也就剩下一万六千余的兵卒。
就算加上此时纪灵一部,两者相加亦不过只有一万七千的兵势。
魏延本来欲转道进入博安,暂避孙策回军之师的锋芒,不过念及寿春岌岌可危,也就顾不得全军俱是疲惫不堪,亦要在六安再与孙策军势大战一场。
出兵之时,魏延虽然早存下了放弃寿春的想法,但时至如今,魏延真的很难将寿春弃之不顾。
其一,寿春关系着自己的军心,自己能够安心帅军在外,一切的缘由都指向寿春还在自己手中,后路没有绝断,只要自己能够不断战胜敌军,这些兵卒就算再苦再累,也能支撑的下去。
而当寿春被孙策攻陷下来,大军在外,前有大军后有追兵,这样的日子,人心惶惶,军心不稳,如何为战?
其二,寿春是经由陈翎、诸葛亮两人数年经营之后传到自己手中的,魏延真的不想当此两人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之时,自己怀着羞愧的心思,然后无颜相对。
魏延不想给世人这样的印象,从寿春一事上,就能看出自己与陈翎、诸葛亮两人的区别来,陈翎是攻下寿春的名军师,诸葛亮是抵御住孙策侵攻的重臣,而一到自己这里,寿春便丢了。
高下立判!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