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 第91章 重建开始,崔县令的苦恼难题!

第91章 重建开始,崔县令的苦恼难题!(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排头的先锋军,分别由两支不同编制的队伍领衔。

其中一支身穿飞鱼服,腰悬绣春刀,明显就是天子犬齿,大内锦衣卫。

另一支则身穿寻常的地方守军甲胄,举着“徐阳县衙”的木牌,跟在锦衣卫旁边。

原徐阳县令姓崔,单名一个“阳”字。

这货算是个老人精了,颇懂卖弄权术,上奉下承那种,极为圆滑。

在反贼还没有大举攻占那时,就不知道从哪里得到消息,早早就做好了撤离的准备。

反贼距离徐阳县还有千里时,他已拖家带口跑得没影,随行还有数千居民,皆是满江镇上的富贵家庭。

好歹是前御窑重镇,就算被取缔,原本镇上也有上万百姓。

只是崔阳携县衙吏员撤走时,带走了大部分人,这才显见“萧条”。

当然,其中一些自己不愿离开的大户人家例外。

比如,石家与周家。

崔阳逃得快,回来也快。

朝廷圣旨刚下,他便拖关系上书,请旨首批返回驻地。

一来,是要保住自己的官位,以免被朝廷认为无用,被投闲置散。

二来,也是为了表忠心,想着第一批返回赴任的话,可以优先拿到朝廷下拨的重建款项。

反贼这一阵闹腾,将东境十余郡县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大量生产停滞。

若是没有国库下拨粮饷援助,估计未来几年都无法重建。

这货机灵得很,深知朝廷国库本不充实,若是最后才请旨赴任,估计分到自己头上的重建款就会减少。

因此,果断争取首批赴任。

虽说此举危险了些,反贼仍有可能卷土重来,但风险越大,回报就越大。

崔县令愿意一赌,赌自己赴任会相安无事。

届时,朝廷重建款下来,他可以伺机捞一笔,中饱私囊。

毕竟,他能在反贼的眼皮底下逃回京都,当初可是花了不少银钱。

怎能不捞回来?

但这一回,崔大人的如意算盘却似乎落空了,此时显得有些郁郁寡欢。

只因...

朝廷虽然同意他返回原驻地赴任,并下拨大批款项,却也给了派发了一个艰巨的任务。

那就是安置难民!

原本跟随崔阳逃回京都的那些满江镇大户,现在已经不愿意跟他返回。

徐阳县失去了御窑地位,已变成穷乡僻壤之地,再难吸引人流。

安州府毗邻云州三郡,反贼要是再打出来,这里必先遭殃。

那些有钱的富贵人家不是傻子,好不容易逃出去,怎会甘心回来?

加上此前传出满江镇大火,已被反贼屠城的消息,百姓就更加不愿回去。

以至于崔阳这个县令,成了光杆司令。

那怎么办呢?

总不能撤销整个徐阳县的建制,于是,朝廷打算将各地的流民派发给崔阳,让他带着流民回到驻地,重建徐阳县衙。

本意是好的。

但当崔阳见到自己的百姓时,却傻了眼。

朝廷给他安置的流民,全是瘦不伶仃的妇孺老弱...

青壮年没见几个,严重营养不良的小娘们儿、孩童、上了年纪的老弱,比比皆是。

其中竟有六成是女子,根本干不了什么活,更别说自力更生,为徐阳县的重建添砖加瓦。

除此之外,收拢辖区内的乱民,清剿乱匪的任务,也落到他头上。

而派给他的兵员仅有百人,虽说回到驻地后可以另招,但这年头谁愿意到一个被屠城过的衙门里当差?

只怕就算高薪,也找不到衙役。

还没回到驻地,崔阳就已心如死灰。

刚出京城时的那点兴奋劲...烟消云散。

这一大批老弱该如何处理?

正四处打家劫舍的乱匪,要怎么平息?

县令大人眉头拧成麻花,在车中唉声叹气,生无可恋的样子。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666.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