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像一位温柔的母亲,轻轻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玉米田,带来了丝丝凉意。那金色的玉米穗儿在风中摇曳,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波涛起伏,美不胜收。这是大地母亲在轻轻摇晃着她的孩子,充满了慈爱与关怀。
乡村的清晨,宛如一幅宁静的画卷。除了偶尔传来的几声鸡鸣和狗吠,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仿佛在沉睡中等待着苏醒的那一刻。
柳琦鎏身穿那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衬衫,静静地站在镇中的学校门口。他今年已经四十多岁了,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几道浅浅的皱纹,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而明亮。作为学校的门卫,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不仅仅是看守好这扇大门,更是要守护这片知识的净土。
今天是柳琦鎏连续上班的第十天,之前的十天里,他的工作一直由侄子柳明代劳。原因是柳琦鎏需要去处理舅舅的丧事,这让他不得不暂时离开自己的岗位。
开学第一天,所有的教师都早早来到学校迎接学生归来。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背着书包,三五成群地走进教室。柳琦鎏正在整理学生们摆放的自行车,突然听到张副校长匆匆赶来,大声喊道:“柳琦鎏,教育局来通知了,让统计离职民办教师的材料,六十岁以后可以按教龄领补助啦!李校长让你去他办公室一趟,给你介绍一下详细情况。”
柳琦鎏突然愣住,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定在了原地,但仅仅一瞬间,他的眼睛就像被点亮的灯泡一样,猛地亮了起来。他迅速放下手头的工作,仿佛那些事情已经变得不再重要,然后迈着轻快的步伐,急匆匆地朝着李校长的办公室走去。
“这绝对是个天大的好消息啊!”柳琦鎏心里暗自思忖着,脚步越来越快,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他。他一边走,一边迫不及待地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拨通了老同事陈秀英的电话。
电话那头很快传来陈秀英的声音,柳琦鎏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喂,秀英姐,你听说了吗?教育局出台了新政策,咱们这些离职的民办教师终于可以申请补助啦!”
陈秀英的声音明显有些颤抖,似乎这个消息对她来说太过突然,又或者是因为多年的心愿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让她有些激动得难以自持:“我也刚刚接到消息,太好了,我们这么多年的苦日子总算熬到头了!”
当天下午,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村口的小茶馆里,给这个小小的空间带来了一丝温暖。柳琦鎏、陈秀英和王铁柱三人在茶馆里如约碰面。茶馆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让人感到一种宁静和安逸。
他们围坐在一张略显陈旧的小桌前,彼此的脸上都流露出一丝焦虑和期待。尽管茶馆里的环境还算宜人,但他们的心情却并不轻松,因为这个新政策对于他们来说意义重大,关系到他们多年来的付出和期望是否能够得到回报。
“材料得赶紧准备,教龄认定可不能出错啊!”柳琦鎏一脸严肃地翻开从李校长那里拿来的通知单,仔细地一条一条地对照着,嘴里还念念有词,“聘书、工资单、学生的证明……这些都得有啊!”
陈秀英在一旁连连点头,她迅速从自己的包里掏出一个有些破旧的文件袋,袋子里装着一沓已经微微泛黄的工资单。她小心翼翼地将这些工资单拿出来,递给柳琦鎏,说道:“我这些年来一直小心保存着这些工资单,应该能用得上吧。”
然而,王铁柱却眉头紧皱,显得有些苦恼。他低声嘟囔道:“我那些材料早就不知道丢到哪儿去了,当年被辞退的时候,心里一气,啥都没留啊!”
柳琦鎏见状,无奈地叹了口气,安慰道:“别着急,王老师,我们慢慢找。实在不行,大家一起想想办法嘛。”
陈秀英突然灵机一动,提议道:“要不这样,我们成立个‘材料小组’吧,大家一起帮忙找材料。我负责整理这些旧文件,你们俩去联系以前的学生和同事,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证明材料。”
“好,就这么办!”柳琦鎏和王铁柱异口同声地说道,两人相视一笑,彼此都对这个决定感到满意。三人经过一番讨论后,确定了各自的分工,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此时,夕阳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洒在茶馆的窗户上,映出一片温暖而柔和的光芒。这抹余晖透过窗户,照亮了他们的脸庞,也照亮了他们心中的希望。
柳琦鎏心情愉悦地回到家中,他迫不及待地走进房间,开始翻找起家里的旧箱子。这些箱子已经被放置在角落里很久了,上面布满了灰尘。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其中一个旧木箱,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箱子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物品,有旧书、旧衣服,还有一些泛黄的纸张。柳琦鎏蹲在院子里,将这些东西一件一件地拿出来,仔细翻找着,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忐忑。
正当他全神贯注地寻找时,妻子沈佳端着一盆衣服走了出来。她看到柳琦鎏满头大汗的样子,不禁有些心疼。
“琦鎏,你在找啥呢?”沈佳关切地问道。
柳琦鎏头也不抬,随口回答道:“找以前当老师的那些材料,教育局要统计,以后能领补助。”
妻子叹了口气,说道:“那些东西都这么多年了,还能找得到吗?”她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柳琦鎏一言不发,只是埋头在箱子里不停地翻找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的动作却没有丝毫停歇。终于,在经过漫长的搜索后,他的手在箱子的最底部触碰到了一个硬硬的物体。
他心中一喜,连忙将这个物体拿了出来。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旧教案本。教案本的封面已经有些褪色,上面的字迹也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模糊不清,但仔细辨认,还是能看出“柳琦鎏”三个字。
柳琦鎏轻轻地翻开教案本,里面的纸张已经泛黄,但是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这些字有的工整,有的潦草,有的地方还沾着墨渍,显然是他当年不小心洒上去的。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这些教学笔记,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当年的情景。那时候,教学条件非常差,连粉笔都不够用。他常常只能用树枝在地上写字,给学生们讲解知识。
“那时候的日子啊,真是苦啊!”柳琦鎏感叹道。他想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自己刚刚当上民办教师的时候,学校只有几间破旧的教室,窗户上连玻璃都没有。一到冬天,冷风就会呼呼地往里灌,让人冷得直打哆嗦。
为了改善教学环境,他和同事们一起动手,用砖头砌起了讲台,用旧报纸糊上了墙壁,还自己制作了一些简单的教具。尽管条件如此艰苦,但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却让他从未想过放弃。
他轻轻地抚摸着那张有些泛黄的学生合影,仿佛能透过这张薄薄的纸片感受到孩子们的温度。照片里的孩子们虽然穿着破旧的衣服,但他们的笑容却如同春日暖阳一般灿烂,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孩子的脸庞,那些熟悉的面容在他的记忆中渐渐清晰起来。这是他带过的毕业班,为了让这些孩子们都能顺利考上初中,他每天放学后都会义务留下来为他们辅导功课。有时候,他会一直忙到深夜,直到确保每个孩子都理解了当天的学习内容,他才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他将照片翻到背面,只见上面用铅笔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名字:“柳老师、小明、小红……”这些名字虽然写得有些稚嫩,但却透露出孩子们对他的尊敬和喜爱。看着这些名字,柳琦鎏的心里涌起一阵酸楚。
他想起了小明,那个曾经对他说过“柳老师,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当老师”的孩子。然而,如今的小明却早已离开村子,去了大城市打工,也不知道他是否还记得自己曾经的梦想,是否还记得这位曾经教导过他的柳老师。
柳琦鎏小心翼翼地将教案本和照片整理好,然后放进抽屉里,确保它们不会受到任何损坏。然而,当他准备收拾好所有东西时,却突然发现最关键的聘书不见了。
他的心跳瞬间加速,额头上开始冒出细密的汗珠。他焦急地在房间里四处寻找,翻遍了每一个可能的地方,但聘书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始终不见踪影。
正当柳琦鎏心急如焚的时候,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他赶紧拿起手机,看到是陈秀英打来的。陈秀英告诉他,自己的工资单保存得非常完整,所以教龄认定应该不会有问题。
尽管陈秀英的话让柳琦鎏稍微松了一口气,但他的心里仍然感到十分不安。没有聘书,教龄该如何认定呢?这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啊!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