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十万大山:1840 > 第374章 国际形势的变化

第374章 国际形势的变化(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蒸汽机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有了电焊,很多设计就可以实现,体积进一步缩小,而跑漏气导致功率下降的问题也解决不少。

无烟火药的研制也有了大的进步,虽然没有达到军用的水平,但是在建筑开山方面可以使用了。

就这样的进步,几年里,也有了好几次事故,炸死炸伤研究人员好几个。

唯一没有大的进步就是炮舰的体积,也是因为“丰南号”原本的战略,不在木船体积上去浪费精力,短短的时间是无法跟上欧洲造船业百年的积累,去突破这个界限没有多大意义。

钢铁巨舰才是未来的设计的重点,一批工程师和技师已经投入钢铁巨舰的设计好几年了。

依靠沈松从《舰船知识》、《军事世界》这些杂志上抄袭来的设计图,然后结合现在的工艺水平进行本土化设计。

各种吨位的舰船的图纸,已经装满了几屋子,就等着船厂通电后开始从小到大试制。

标准化的零件比如螺栓等等都已经制造了一批,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沈俊浩牵头研制的有线电报机已经可以使用,无线电报机也即将问世,编码的编写也基本事先完成。

科技发展是几何级的,增速也是越来越快,这几年“丰南号”的科技发展速度要等于前十几年的总和。

能够这样的发展,也是得益于中国的形势,所以,沈云峰在回忆的时候,清廷当时派兵进入防城导致军事行动提前是冥冥中的安排,回头看来,对“丰南号”来说是一个最好的时机。

这几年,中国因为太平军、捻军、洪兵还有粤西整个形势乱象纷呈,世界上也是一样打的天昏地暗。

1853年至1856年间在欧洲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是俄罗斯与英国、法国为争夺小亚细亚地区权利而开战,战场在黑海沿岸的克里米亚半岛。是拿破仑战争以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战争。

奥斯曼帝国、大英帝国、法兰西帝国、撒丁王国先后向俄罗斯帝国宣战。一开始它被称为“第九次俄土战争”,但因为其最长和最重要的战役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爆发,后来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

1853年,俄罗斯派出一支军队侵入了奥斯曼土耳其的领土,并且向现罗马尼亚所在地域开进,双方随即爆发战争。

英国和法国为了避免俄军占领君士坦丁堡,向马尔马拉海派出海军舰队。同年11月,俄军击沉了在土耳其港口锡诺普外围的护航舰,击毁了岸上炮台,并点燃了整座城镇。

1854年3月,英国和法国对俄国宣战。1854年6月,英法联合舰队驶入黑海,并将名英法军队士兵送上了瓦尔纳,迫使俄军退回多瑙河右岸。同年10月,塞瓦斯托波尔攻防战爆发。

1855年,攻防战结束,俄国从塞瓦斯托波尔撤兵。这导致俄国于1856年3月求和,并签署了结束战争的《巴黎和约》。

沙俄战败,因而转向东方发展,企图用侵略中国来弥补损失。英、法获胜得以调出较多的兵力转向中国。美国则积极向外扩张,采取与英、法勾结侵略中国的政策。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666.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