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师一团和二团正在海岸上鏖战登陆的联军,詹姆士这一路登陆的士兵一共1万人,人数上远远高于安保队的两个团4千余人。
联军有蒸汽机轮船的炮火支援,但是安保队已经熟悉联军的战法和武器配置,阵地都设在联军蒸汽机轮船的炮火距离之外,大概离岸线1公里左右就足够了。联军的火炮确可以覆盖沙滩,只是因为渡海运送的难度,火炮偏少了一些,覆盖的面积少。
反登陆一方最容易被动的就是防线设置跟不上对方登陆地点的飘忽。凡是有安保队阵地的地方,基本都将登陆的联军阻击了。
安保队人虽少,但是半自动步枪和机枪的加持,对使用米尼弹步枪的联军形成了单兵武器上迭代的压制。
但是联军的悍不畏死也造成了安保队的伤亡,拼着炮火,联军在沙滩上开始部署火炮。这种小型的阿姆斯特朗火炮能够使用开花弹,一旦在阵地上爆炸,也会导致士兵的伤亡。
一团团长郑继贤则安排机枪手专门盯着对方架设火炮的位置,和火箭弹手,专门清除联军登陆后架设的火炮。
联军也充分考虑到对手的武器,整个登陆战场拉开的很漫长,这样一来,“丰南号”的重火力就起不到打击人员密集处的效果。而且也拉开了人力的防线。
整个沙滩上现在已经死尸遍布,但是登陆的联军依然凶悍的在挺进,因为指挥官知道,海上的舰队已经失败,只有前进一条路。
同样的早晨,在香港岛北面,米尔恩天亮时候就指挥舰队进入维多利亚港,刘永陆见敌方舰队开始行进,于是也起拨跟进。只有6艘柴油机舰船,不可能冲上去与56艘战列舰来战斗,只有在外围游斗。
沈云峰非常担心米尔恩直接在中环登陆,中环只有一个团的兵力,岸防炮也不多,很难守得住。
进入了狭窄的维多利亚港,柴油机舰船活动的范围更小,更不能贴近地方舰队,防止对方反扑。因为对方如果选择在狭窄地带反扑,柴油机舰船调头也来不及。
不得不说,米尔恩是老奸巨猾,海战的经验十足。
但出乎意料的是,米尔恩的舰队扛过两岸岸防炮的袭击之后一路向东航行并未停留,直到驶过最狭窄的鲤鱼门,进入将军澳一带的海湾之后。刘永陆和沈云峰对着地图这才恍然大悟。
这里是一个U型海湾,地方主力舰队进入之后如果按照U型湾进行沿岸部署,那中间就是一个火炮覆盖的口袋,什么舰船进去之后挨打的份。
而且,狭窄的鲤鱼门在那里,柴油机铁舰要是从那里出去进攻将军澳,对方可以直接在出口伏击,在狭窄的鲤鱼门,柴油机铁舰想瞬间调头是很难的。
进入了将军澳海湾,米尔恩的主力舰队只要不出击,固守起来,暂时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