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 (十一)辽宁省《盘锦市》

(十一)辽宁省《盘锦市》(第1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盘锦,这座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的城市。它东、东北邻鞍山市,东南隔大辽河与营口市相望,西、西北邻锦州市,南临渤海辽东湾,总面积4062.34平方千米 ,下辖盘山县、双台子区、兴隆台区和大洼区。盘锦地势平坦,多水无山,拥有中国最北端的海岸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冷同期,温度适宜,光照充裕。

历史沿革:岁月长河中的变迁

盘锦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这片土地上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从那时起,盘锦便开启了它漫长而独特的发展历程。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在域内设置房县,这是盘锦地区早期的行政建制之一,标志着盘锦开始纳入国家行政体系。然而,西晋时期房县被撤销,此后盘锦地区的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变动。

金、元、明、清后历朝均在此建制。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盘山厅,这一时期,盘锦地区在行政管理上逐渐趋于稳定。1913年,盘山厅改为盘山县,行政区划进一步明确。

1948年,盘锦全境解放,盘山县民主政府隶属辽宁省。此后,盘锦地区经历了盘锦农垦局、盘锦地区等不同的行政管理阶段。1984年6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盘山县,设立盘锦市(地级),直属辽宁省,盘锦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2016年3月,设立盘锦市大洼区,至此,盘锦的行政区划基本稳定下来。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盘锦孕育了独特的文化。其中,“古渔雁”民间故事是盘锦地域文化的杰出代表。古渔雁是指那些世代以捕鱼、拾贝、采蛤为生,逐水而居,过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生活的渔民群体。他们在长期的渔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古渔雁们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与海洋的顽强抗争,以及他们的生活习俗、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2008年,“古渔雁”民间故事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口子高跷也是盘锦文化的瑰宝。上口子高跷起源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融合了舞蹈、杂技、武术等多种艺术形式,表演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上口子高跷的演员们脚踩高跷,在锣鼓声中翩翩起舞,动作矫健,姿态优美,时而惊险刺激,时而诙谐幽默,深受当地群众喜爱。2008年,上口子高跷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行政区划:一县三区的格局

盘山县

盘山县位于盘锦市北部,区域面积1664平方千米,县政府驻太平街道。盘山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盘锦市重要的农业产区。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盛产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盘山县还是中国河蟹养殖第一大县,河蟹养殖产业发达,“盘山河蟹”以其个大、肉肥、味美而闻名遐迩。除了农业,盘山县的工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以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境内的盘锦新材料产业经济开发区是省级开发区,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为盘山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双台子区

双台子区地处松辽平原南部,辽河下游,渤海之滨,是盘锦市的主城区之一,区域面积127平方千米,区政府驻建设街道。双台子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盘锦市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京哈铁路、盘营高铁、秦沈客运专线等铁路干线穿境而过,京沈高速公路、丹锡高速公路在区内交汇,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构成了便捷的交通网络。双台子区的商业氛围浓厚,拥有多个大型购物中心、商业街和批发市场,是盘锦市民购物、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同时,这里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为居民提供了优质的生活保障。

兴隆台区

兴隆台区位于盘锦市中部,区域面积975平方千米,区政府驻创新街道。兴隆台区是盘锦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辽河油田总部所在地。这里汇聚了众多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是盘锦市的核心区域。兴隆台区的经济以石油化工、商贸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辽河油田的开发建设,为兴隆台区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城市的发展,兴隆台区的商贸服务业日益繁荣,形成了以石油大街、兴油街为中心的商业圈,涵盖了购物、餐饮、娱乐、金融等多个领域。此外,兴隆台区还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大洼区

大洼区位于盘锦市南部,区域面积1355平方千米,区政府驻大洼街道。大洼区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广袤的湿地和滩涂资源,是盘锦市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和旅游胜地。这里的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其独特的红海滩景观而闻名于世。每年秋季,碱蓬草变红,与芦苇荡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片如诗如画的红色海洋,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大洼区的经济以农业、旅游业和临港产业为主。农业方面,大洼区是盘锦大米的主产区之一,“盘锦大米”以其晶莹剔透、口感软糯而享誉全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繁荣。临港产业方面,大洼区依托盘锦港,积极发展港口物流、船舶制造、石油化工等产业,逐步形成了临港产业集群。

经济发展:产业多元的活力之城

盘锦是中国重要的石油、石化工业基地,拥有辽河油田、华锦集团、辽河石化、北沥公司四大央企。辽河油田的开发,让盘锦这座城市因油而兴。多年来,辽河油田不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累计生产原油超过15亿吨,天然气数百亿立方米,为国家的能源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石油产业的带动下,盘锦的石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从原油开采、炼制到精细化工产品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华锦集团作为盘锦石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具备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的生产能力,生产的聚乙烯、聚丙烯、尿素等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盘锦还是全国重要水稻主产区和优质稻米生产基地,是中华绒螯蟹三大生产基地之一。盘锦的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如肥沃的土壤、充足的光照和优质的水源,造就了盘锦大米独特的品质。盘锦大米米粒饱满,色泽清白,蒸煮后香气四溢,口感软糯,深受消费者喜爱。2008年北京奥运会,盘锦大米被指定为专用米,这无疑是对其品质的高度认可。盘锦的河蟹养殖也颇具规模,这里的河蟹生长在稻田与河水交融的独特环境中,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盘锦河蟹不仅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还远销海外,成为盘锦的一张特色名片。

近年来,盘锦积极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在保持石油、石化、农业等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辽滨5G智慧园区作为东北首个国家级智慧化工示范园区,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实现了化工生产的智能化、自动化和绿色化。园区内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对生产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优化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此外,盘锦还在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努力构建更加多元化、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自然景观:生态优美的湿地之都

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

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是盘锦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它位于大洼区赵圈河镇,总面积20余万亩,是全球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湿地资源之一。红海滩的形成得益于一种名为碱蓬草的植物。碱蓬草是一种耐盐碱的植物,它在每年春季发芽,夏季逐渐生长,到了秋季,随着气温的降低和光照的变化,碱蓬草的颜色由绿变红,最终形成了一片如红色地毯般的壮丽景观。在红海滩,除了欣赏美丽的红海滩景观,还可以观赏到各种珍稀鸟类。这里是众多候鸟的栖息地和中转站,每年春秋两季,数以百万计的候鸟在此停歇、觅食,其中不乏丹顶鹤、白鹤、黑嘴鸥等珍稀物种。站在观景台上,看着眼前的红海滩与远处的湿地、蓝天、白云相互映衬,耳边传来鸟儿的鸣叫声,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让人陶醉不已。

鼎翔生态旅游度假区

鼎翔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盘锦市西郊,是一个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这里拥有广袤的芦苇荡、清澈的河流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被誉为“天然氧吧”。在度假区内,游客可以乘坐游船穿梭于芦苇荡之间,欣赏两岸郁郁葱葱的芦苇,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还可以参观鸟乐园,这里栖息着白鹭、灰鹭、野鸭等多种鸟类,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此外,度假区内还有苇海蟹滩,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捉蟹的乐趣,品尝新鲜的河蟹,感受浓郁的乡村风情。

辽河湿地公园

辽河湿地公园位于盘锦市双台子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曾被评为“中国特美的湿地”。公园依托辽河而建,总面积约2000亩,其中水域面积800亩。公园内生态环境优美,有大片的湿地、草坪、树木和花卉,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在这里,游客可以沿着河边漫步,欣赏辽河的自然风光,感受河风的吹拂。公园内还设有观景台、亲水平台、休闲广场等设施,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观景和休息场所。此外,辽河湿地公园还是一个重要的生态保护区,这里栖息着许多鸟类和水生动物,对于维护辽河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人文景观:历史与现代交融

辽河碑林

辽河碑林位于盘锦市兴隆台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仿古建筑碑林。它占地面积1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收藏了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代的各类碑刻、书法作品2000余件。辽河碑林以辽河文化为主题,通过碑刻、书法作品展示了辽河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碑林内的建筑风格独特,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仿古建筑形式,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漫步在碑林内,欣赏着一幅幅精美的碑刻和书法作品,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进行对话,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666.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