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县,位于辽宁省西部,地处大凌河中上游,是一片承载着悠久历史与丰富文化的土地。它东、东南与凌海市及葫芦岛市的南票区、连山区接壤,西、西南和建平、喀左及建昌相毗邻,还与北票、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交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连接辽宁与内蒙古的重要区域。全县总土地面积3758平方千米 ,南北长109.1千米,东西宽76.2千米,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交相辉映,共同谱写着朝阳县的独特篇章。
一、乡镇风采
朝阳县下辖8个镇、15个乡、2个民族乡 ,每个乡镇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与发展脉络。
1. 羊山镇:地处朝阳县东南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国36年始称朝南县,次年改称羊山县。建国后为十二区,后区改乡。1966年实行政社一体,为羊山公社。1983年公社制度撤销后建立羊山乡,后改镇。1999年东升乡并入羊山镇,形成现有建制和辖区。这里不但拥有全东北第一家乡镇电影院,而且玉清宫、玄阳寺、天台寺等名胜古迹众多,佛教文化盛行。小凌河在境内蜿蜒而过,玄羊山下、凌河岸边的景色美不胜收。
2. 大庙镇:因镇政府驻地有一座规模较大的寺庙而得名。这里有着名的玉清宫,作为一座道教名宫,其建筑风格典雅古朴,有着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宫内的玉清殿供奉着三清道祖,是信众朝拜的圣地,每逢重要节日,都有众多信徒前来祈福。大庙镇的矿产资源也较为丰富,矿业在当地经济中占据一定比重。
3. 南双庙镇:以槐树洞风景区闻名遐迩。该景区距市区28公里 ,古树参天,怪石林立,集山水、树寺等名胜于一地,素有朝阳小千山之称。这里的神龙圣水又称辽西第一泉,水质清冽,四时不枯,且常年恒温18摄氏度,堪称北方泉水的一大奇迹。景区内的夫妻槐具有千年树龄,见证了无数有情人的浪漫誓言。南双庙镇还以农业产业为主,种植了大量的果树,每到收获季节,果香四溢。
二、历史的脉络
朝阳县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红山文化时期就有人类在此活动,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战国时期,朝阳县属燕国辽西郡,自此开始融入中原文明体系。秦汉时代,这里叫柳城县,是当时东北地区重要的军事和交通要地,为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晋、十六国时,朝阳县叫龙城 ,作为前燕、后燕、北燕的都城,这里成为了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增多,商业繁荣,文化艺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北魏、隋、唐时,朝阳县称营州,是中原王朝经营东北地区的重要据点,也是民族融合的重要区域,不同民族在此交流、融合,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发展。
辽、金、元时,朝阳县又称兴中府 ,是当时东北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和商业城市,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十分发达,城市建筑也颇具规模,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
清初,朝阳县称三座塔 ,乾隆四十三年改为朝阳县。清光绪二十九年至民国29年(1940年),先后析出阜新县、绥东县。1940年,划出朝阳县北部,另置吐默特中旗(今北票市)。1984年,撤销朝阳地区,恢复省辖朝阳市,朝阳县划归朝阳市,并从朝阳县析出双塔区、龙城区作为市辖区。
在历史的长河中,朝阳县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着名抗日英雄赵尚志就出生于此,他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率领抗日队伍与敌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其英勇无畏的精神和坚定的爱国情怀,激励着无数后人。
三、必游景点
1. 清风岭:“中国地”抗日遗址 ,这里丹霞绝壁与抗战密道交织,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在抗日战争时期,当地百姓凭借着这里独特的地形,与日军展开了顽强的斗争,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抗日战歌。如今,游客可以沿着当年的抗战密道,感受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欣赏到壮丽的丹霞地貌,红色文化与自然风光完美融合。
2. 槐树洞风景区:千年古槐掩映喀斯特溶洞 ,溪水飞瀑与摩崖石刻浑然天成。景区内的古槐树龄悠久,枝繁叶茂,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喀斯特溶洞形态各异,洞内的钟乳石和石笋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溪水潺潺,飞瀑流泉,与摩崖石刻相互映衬,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一处亲近自然、感受历史文化的好去处。
3. 燕山湖:这是一处烟波浩渺的水库秘境 ,在这里,游客可以泛舟湖上,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湖边设有垂钓区域,喜欢钓鱼的游客可以在此享受悠闲的时光。傍晚时分,还能欣赏到美丽的落日余晖,让人心旷神怡。此外,燕山湖的湖鲜也十分美味,能满足游客的味蕾。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