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1980我的文艺时代 > 第431章 《触不可及》的导演

第431章 《触不可及》的导演(第2页/共2页)

广告位置上

很多时候有些作家自矜身份,会给刊物打电话,说我稿子写好了,你们刊物要不要,要的话派人来取,不少刊物为了争取到优质的稿件会屁颠儿屁颠儿的派编辑去取。

《当代》江湖地位太高,还没人敢这么干,通常都是作家们自己或者是托人送来。

二月河背着《康熙大帝》第四卷的书稿来京,这一卷内容有近五十万字,光是审稿少说也要十天半个月,如果要修改的话,时间就更长了,一两个月、三五个月都有可能,这段期间如果二月河留在燕京的话自然有大把的时间去游玩。

二月河婉拒了林为民的建议,他的作家身份只是兼职,主业是公务员。

前几年他改第一卷《夺宫初政》在燕京一待就待了好几个月,这回跟单位请假说来燕京送书稿,单位怕他重演上次的情况,再三告诫他送完就回来。

二月河去了楼上招待所休息,编辑部的同事们拿着书稿唉声叹气,本来还想着能歇两天,这回甭想了。

最近几个月,《当代》缺少重量级的大长篇面世,林为民打算让这部《康熙大帝》的收官之作发表在第十一期上。

短短一个月时间,要完成一部五十万字的大部头的审校工作,难度不可谓不大。

好在《康熙大帝》第四卷《乱起萧墙》的创作时间超过两年时间,足可见二月河的谨慎和用心,需要修改的地方并不多。

为了改稿的效率,编辑部同事二月河连打了几天电话才沟通好了所有要修改的细节。

十一月初,《康熙大帝》第四卷《乱起萧墙》正式发表在《当代》第十一期上,因为体量庞大,这部将会分成两期,分别在第十一期和第十二期上发表。

说起来《康熙大帝》的前三卷连续发表在了《当代》上,引起的反响巨大,在评论界的评价比之姚雪垠的《李自成》不遑多让。

在受众方面,《康熙大帝》的读者群却要比《李自成》多了不少。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李自成》写的太过理想化,将闯王部队“Red军化”,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史实,看这类书的读者通常历史常识都要强于常人,对于这一点自然诟病非常多,这是《李自成》的缺点。

而《康熙大帝》在这方面则相对稳健和写实。

二是作品年代的问题,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无论其表现如何,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优点就是与当代的时间距离近,史料保存相对丰富,大部分读者也熟悉,这是《康熙大帝》的优点。

本站最新网址:www.biquge666.net

广告位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