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110—江夏体系
两日后,昭睢便将几人商议的江夏郡如何处置的计划递给了熊槐。
一共十四封竹简,熊槐仔细浏览了一番。又自己修改了一下,最终定型为以下样子:
总体来,江夏郡军政财分离。
政务方面,最高长官为江夏制置使,掌管江夏的的一切政事,具体拥有权力有两项:行政权、司法权。
一开始,昭睢等人交上来的方案中,这个最高的长官权力是有财税权的。
江夏郡最高长官,肯定不只是单单做中央的传声筒,可以在中央允许范围内实行一些政策方法,包括经济政策,若是把财政权交与给他,便能够直观的看到其所实行政策的成效,根据财政情况进行改变。最关键的是,有财政权的同时行使行政权,若是有什么灾人祸,他能够及时的拿出钱粮去救济。
但是,熊槐斟酌再三,还是没有把财政权交给这个制置使。
无论怎么变,财税权,必须掌握在中央手中,具体点,收取赋税的权力,只能是在中央手上。
当下信息通达度并没有后世那么先进,一把财税权下放到制置使头上,制置使不可能亲自带人去收税,只能把这个财税权下放,经过层层下放,最终会下放到一个不属于国家行政体系之列的集体—吏。
在王朝初期,吏大多出身于穷苦百姓,自然对百姓有归属感,也不会过多压榨。
一旦发展到中后期,整体吏治崩塌,吏就会逐渐脱离百姓群体,最终就会欺上瞒下,多收赋税,也就是灰色收入。
当下楚国发展了数百年,整体道德水平自然没有建立初期高,所以,吏治会崩塌的更快。熊槐不会把财税权下放。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