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125—淮泗布置
“淮泗若是切割,当分为几郡合适?”熊槐夸赞了屈原的想法,那么这政策就会同屈原的一般,而接下来,就是一些具体的问题了,当时,也是此番会议的重点。
淮泗切割为几块,若是多了,会形成冗官的情况,行政效率低下,政治支出会加大。
要是少了,那么就不能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
必须要恰到好处。
“当为淮南淮北二郡。”昭睢回答道,“钟离为淮北、寿春为淮南。”
昭睢想把淮泗分为两郡,很明显,是依据地理划分的。当然伴随着的还有两地的民风。
淮南淮北并非是一样的民风民俗,相反两地还有很多不同,就比如粮食种植、植被等等。
除霖理位置之外,昭睢考虑的另外一点,就是日后政策推校当然这点也是依照地理区位不同而
按照淮水划分,从地理和民生角度出发,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地方行政体系划分,不单单是只从地理和民生俩个角度出发,你还要考虑到政治、经济等等因素。
所以,上官大夫站了出来。
作为熊槐集权思想的忠实拥护者以及推行者,上官大夫对于淮泗分为淮南淮北两地的决定肯定是不满的。
广告位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