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社,全公社加起来只有个位数的拖拉机,公社开了一家农机维修厂,而这个维修厂还没有维修技术人员,那么这个厂子科学的用工数量该是多少人?
这要是在后世,可能这个厂子都不会存在。
可在这个年头来说,每个公社都有那么几个类似的厂子。
而且每个厂子都是四到十余名有编制的工人。
何雨柱最近正在摸排的就是这个。
这按理来说,并不关轧钢厂的事情。
说起来这还是很多年前,公私合营后,轧钢厂等大厂子援助周边各个公社的。
目前还在轧钢厂名下的还有三个。
轧钢厂当年是援助了七八个厂子的。
焊机,浇筑炉,大多数是轧钢厂设备换代时淘汰下来的老式设备。
当时一个是响应口号,援助农民兄弟。
另外也就是为了乡下的那些山货产品。
一开始的时候,轧钢厂并未派人常驻,基本上机器往那一放,然后帮忙培训几个可以维修简单毛病的技术员,然后就那样了。
每年农忙的时候,拉点废钢铁过去,给这些公社以物换物,打造一些农具。
这辈子何雨柱惟一的一次打猎生涯,就是如此。
也就是一开始的时候,轧钢厂对这些公社的援助,基本上就是志愿者为主。
其他地方不花什么钱。
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特别在大批小年轻去乡下以后,这些个农机维修站渐渐重要了起来。
那个时候,每个去乡下的孩子们,都是抱着改变农村的信念去的。
广告位置下